全国清纯少女空降_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_美团叫小姐暗语_微信8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发展>> 社会化服务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甘肃省酒泉市农机服务中心 冯正睿 樊红霞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酒泉“四强化”持续增强粮食安全农机服务保障能力

近年来,酒泉市以落实农机惠农补贴政策为抓手,发挥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着眼为各类食物生产提供装备机械保障;以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为载体,紧盯粮食种子生产短板薄弱环节,强力推进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研发制造与熟化,加快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落实机播提质机收减损技术措施,推动粮食种植增产增效;强化农机减灾防灾应急建设,提升机械化生产和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减灾应急能力,保障粮食稳定安全有效供给,全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100%、95.20%,助力谷物完全自足,口粮绝对安全。     

一是强化农机惠农补贴政策实施,提升粮食生产装备供给水平。全市围绕耕整地、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关键环节,加大深松整地、精量播种、高效植保、秸秆离田、还田、低损收获等配套机具补贴力度,推广绿色增效技术,强化粮食生产机具供给,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稳产增收”。几年来共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3041.22万元,为517家农户和农业生产组织补贴购置小麦联合收割机67台,玉米联合收割机488台;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957.81万元,为556家农户和合作社报废小麦联合收割机13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472台,持续不断增加绿色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保有量,增强高效低损收获机具供给能力与水平,推动粮食机收减损扩面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拥有小麦联合收割机79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109台,加上外地来酒泉开展跨区作业的机具,完全能够满足100余万亩粮食收获对农机装备的需求。     

二是强化种业装备机械研发制造,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以破解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卡脖子”技术难题,提高配套产品供给能力为目标,争取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研发制造与熟化”项目,开展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研发制造、样机生产、性能试验、示范推广、指导服务。酒泉市农机服务中心多次组织专家召开农机农艺融合座谈会,研究确定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试验点种植农艺规范。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原有机型3CX-6A型轻量化小型高地隙自走式制种玉米去雄机车身长、转弯半径大、地头预留机耕道占用面积大的实际,研究应用短车身悬架和四轮转向关键技术,设计独立式立轴空气悬架系统和一体式油箱车架结构,实现了机具减小转弯半径的目标。针对原有机型不适应种植农艺的问题,研究前后轮结构布局优化及轮距自动调整结构,适应制种玉米不同行距覆膜种植模式。针对原有去雄机的去雄作业机构对不同长势的制种玉米去雄无法实现自动调节的问题,研究自动感应去雄控制系统,实现去雄作业机构根据玉米植株高度及设备作业速度自动调节。肃州区多次召开由农机、种子、农业技术推广等单位参加的现场推进会,研究解决与机具、品种、农艺等相关的技术细节问题。目前,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稳妥向前推进。   

三是强化落实机播提质和机收减损技术措施,推动粮食种植增产增效。全市按照农业农村部“重点抓播种、收获两头,在抓机播环节增产量和机收环节减损失‘一增一减’上下功夫”的要求,在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开展了“玉米(制种玉米)覆膜铺管高速精量穴播机试验验证及示范推广”,从精量播种入手,降低种子播种量,减少种子浪费,增加粮食种植效益。从确?;吆突质贾沾τ诹己米刺饬礁龉丶Ψ⒘?,在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收获机械的基础上,支持肃州、金塔、玉门、瓜州、敦煌等五个农业县(市、区)紧盯“三夏”“三秋”小麦、玉米机收多形式开展粮食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通过以会代训、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着力激发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节粮减损技能的荣誉感使命感,推动机收作业精细高效、提质减损。积极借助潍柴雷沃、河西吉峰等农机流通企业人员技术优势,深入开展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三夏”“三秋”机具维修保养、操作技能等技术培训,推动全市粮食作物机收工作重心由抢收为主向抢收减损并举转变。

四是强化农机救灾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保障粮食稳定安全有效供给。通过实施省级强主体、强装备“双强”行动,对金塔县、敦煌市1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动力机械累加补贴,共补贴购置机具49台,建设机库棚2410平方米,进一步加快农机合作社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步伐,为建立健全农机救灾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夯实筑牢基础。全市积极探索创新单环节、多环节土地托管,综合托管,“保姆式”机械化作业等“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作业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农机为载体的粮食生产托管,扩大农业生产托管面积和小农户覆盖面,先后创建粮食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28家,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金塔博源、玉门铁麦客等10家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入选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名录,累计建立各级各类区域农机服务中心80家,构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同配合、保障有力的农机化防灾减灾应急工作体系,在正常生产时是农业生产的基干力量,在应急救灾时是抗灾救灾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抢天夺时的应急主力军作用,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立足“平急两用”,重点加强一线队伍、应急作业机具供给、应急作业需求等建设,建成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38家,推动农业生产服务和应急救灾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市、县两级制定完善了农机作业应急处置预案,如遇特殊情况,完全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农机具和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确保粮食作物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5-07-09提交人: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何静洁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