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一座现代化的水稻集中育秧中心正悄然改变传统农耕的面貌,现代化设施温室大棚装备、自动化智能技术以及集约化、标准化的科学生产管理模式为区域农业高效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以前自己育秧,费时费力,一场倒春寒下来就白费了?!彼奶琳蛑种不Ю匣聘刑?,“现在有了这‘大工厂’,秧苗品质好、成活率高,我们只管放心种地!”老黄的喜悦,源自集中育秧中心对传统农业痛点的精准破解。
自动育秧流水线的机械臂精准抓取育秧盘放入流水线传送带
现代化“秧苗工厂”,水稻育秧实现科技蝶变
播种车间内配备高效智能自动化育秧生产线,从基质搅拌、铺盘、精量播种到覆土淋水、催芽全程流水作业,仅需30秒即可完成一盘秧苗生产,每小时可生产1600盘秧苗,满足70亩稻田的用秧需求,将育秧效率提升50%左右,是传统人工的5倍以上。播种完成的秧盘移植到温室大棚内,由大型智能温室配备物联网传感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温湿度、光照及水分,为秧苗构建良好生长环境,彻底告别“靠天育秧”的被动局面。
播种车间育苗秧盘在自动育秧流水线上传送
集中育秧模式实现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降本增产效果显著。集中育秧规?;俗魈〕杀荆嘟吓┗Х稚⒂碜酆铣杀窘档徒?0%。优质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蘖强,助力水稻平均亩产提升约15%—20%。
资源集约绿色发展。精准水肥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失;统一病虫害防治显著降低农药使用频次与剂量,为农业绿色增添绿色底色。
赋能小农对接大生产。该中心为周边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广大散户提供稳定优质的“订单式”供苗服务,每年可提供5000亩的供苗,有效破解小农户育秧技术弱、抗风险能力差的难题,成为联接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的坚实桥梁。
工人将播种完成的秧盘铺设在大棚进行集中培育管理
打造区域新标杆,擘画现代农业新图景
“右江区水稻集中育秧中心,是我们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抓手?!庇医┮蹬┐寰窒喙馗涸鹑私樯?。该项目作为百色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试点项目,不仅肩负着保障本区优质秧苗供给的重任,更致力于打造成为桂西地区水稻产业升级的“样板间”与“辐射源”。未来,该中心将持续深化技术革新,拓展服务半径,探索“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烘干+粮储”全托管社会化服务订单农业新模式。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共享现代农业科技红利,为百色市乃至整个桂西地区的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注入更为强劲的科技动能。
育秧棚内秧苗长势蓬勃